當“未富先懶”指向個體時,它或許是一種被誇大的事實。但在社會層面,它又確實指向社會活力不夠的真切現實。□華西都市報評論員朱昌俊
  “企二代”不願創業,花天酒地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;“農二代”不會務農,到城裡後又挑活,在用工荒情況頻頻出現時更為挑剔;“拆二代”則仗著家裡的房子不思進取……“未富先懶”,一個形象而無奈的說法,近幾年來頻頻被引用,以形容當下麵臨的一種社會現象。
  公共語境下所談論的“未富先懶”話題,顯然更傾向於指整個社會層面的精神風貌,或說國民心態。那麼,在社會層面又該如何理解這種“未富先懶”?
  “未富先懶”問題首要的不是人們富不富,而是要審視,當下的社會是否給個人奮鬥設定的門檻越來越高,給個人奮鬥的空間是否讓人覺得有動力。以此對應,整個社會層面“未富先懶”心態的流露,其實與大背景下的社會制度誘導和資源分配格局密不可分。其中最關鍵一點即是機會公平的問題。近年來,一種社會性的挫敗感,自然令相當一部分人只能被迫自外於時代的競爭橫流,強化“平庸”心態。
  必須看到,所謂“先懶”,其實並非指滿足於“未富”狀態,而是在社會資源的攫取難度面前,大多數人只能望而卻步,“勤”的機會被壓制了。這其中重要一點即是社會資源的分配是否足夠開放。當前,各級政府將簡政放權改革擺在突出位置,恰恰說明,權力直接參与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還比較強,不僅無法讓社會資源得以無障礙的公平流動,還在無形中強化“贏者通吃”的板結效應;與此對應,市場發揮基礎性的資源配置作用還有待加強。
  此外,社會成員競相拼搏局面的出現,還需要健全的公共服務體系與完善的公共產品配置來撐腰。以降低人們對於拼搏風險的疑慮,免除奮鬥的後顧之憂。譬如囿於城鄉居民權利的差異,一些底層群體顯然難以做到輕裝上陣。再譬如,高房價,成為壓在相當一部分年輕人肩頭的大山,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,求“穩”的心態便會被強化。
  當“未富先懶”指向個體時,它或許是一種被誇大的事實。但在社會層面,它又確實指向社會活力不夠的真切現實。這種活力不足,並非指道德意義上的甘於平庸與沉寂,而更多體現為社會轉型期,一些改革的不到位,導致制度對於社會成員創新、拼搏的牽引作用不夠,歸根結底,即是“人人出彩”的機會與權利還未能公平兌現,一些制度對於“人”的解放還不夠,束縛著“理性經濟人”的拳腳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10日召開的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致辭中,李克強提出,要破除一切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,讓每個有創業意願的人都有自主創業空間,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,讓自主發展精神蔚然成風,掀起大眾創業、草根創業新浪潮,此可謂緩解“未富先懶”的對症藥方之一。(相關報道見9月11日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)  (原標題:被誇大的“未富先懶”,指向真實的機會焦慮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p96yprf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